2020-01-16 09:43:28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每到国考和省考前夕,就有考生问我一些关于公务员考试报考的问题。有“我今年刚毕业,但是已经就业了,基层工作经验是写1年还是0年呢?”这样关于报考条件要求不清楚的疑惑;也有“我是该考地市级岗位还是该考省部级岗位?”这样关于报考单位选择的纠结;也有“我想回家乡,但是家乡岗位报考人数太多了,我该怎么办?”这样关于报考风险的担忧。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反映了一点,那就是公务员考试报名选岗位这个环节对于很多公考新人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对于公务员考试,也许只有上岸的考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一点,就是考的好真的不如报的好。有位同学当年毕业后北京市考考上后果断放弃,最终省考考到家乡的市级单位,之后的日子风生水起;也有位同学毕业后直接考到省会城市的单位,当时自我感觉好极了,但最终不仅待遇一般,每天还要面临房租等乱七八糟的生活费用,挣的不够花的,可以说后悔及了。
报名作为公务员考试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往往被考生们所忽略,由于考生对自己考试能力不清楚以及对报考单位岗位不了解等各种的原因,导致考生报考岗位时就相对随意,最终即使顺利上岸了,也可能因为岗位不适合自己而带来现实的尴尬以及各种隐患问题。所以说,一定要重视公务员考试报名选岗位这个环节,争取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岗位。
一、只报“高层”岗位,忽视“基层”岗位
当考生面对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各式各样的职位时,第一感觉一定是懵的,“我该报什么岗位呢?”的疑问油然而生。当看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这些“国”字号单位后,再对比“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和“董家口海事局”等“地”字号单位,考生潜意识里想着这些“高大上”的“国”字号单位比这些“地”字号单位好!
一直以来,考生们学生时期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基层工作,加之本身大多数公务员基层岗位的确是比较辛苦,同时待遇可能不是特别理想,这就导致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总是想通过公务员考试获得一个条件更好、待遇更好的岗位,考生们这种“趋利避害”的心理其实也应该得到理解。
二、只报“大城市”岗位,忽视“家乡”岗位
像那些“北漂”一族、“沪漂”一族来说,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向往着可以到大城市一展自己的才能,所以公务员考试报考时也就更热衷于一些大城市的岗位,从而忽略了那些自己可以报考的家乡岗位。
在外闯荡本身很难,以公务员这个职业角色在外奋斗更是难上加难。首先是生活成本大,虽然一些大城市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大城市这个大环境下,这样的工资水平只能说保证简单的谋生,并不能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并且工作后就要面临买房买车等刚性需求,生活成本的增加,逐渐会降低考生的幸福系数;其次是结婚生子的烦恼,考上公务员后,能找到女朋友可能是简单的事情,但是能满足女朋友各种各样的结婚要求那可就难了,如果家里本身条件就一般,那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结婚了,孩子上学等教育带来的各种隐藏问题也会令人烦恼;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赡养,孩子成才,父母自然开心,但是当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你却因为考公务员留在了他乡无法回家随时照看父母。当下的一代年轻人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大多数的父母虽然不需要孩子经济上的帮助,但他们总有老的一天,等到他们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又在哪里?
考生胸怀大志,心向大城市,这没错。但也希望不要忽略家乡的岗位,为家乡服务,让父母放心不是更好吗?
三、为了上岸,只报“报考人数少”的岗位,不报适合自己的岗位
公务员考试很难,每年几十万人去争几千个岗位,真的是百里挑一。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只要能上岸怎么着都行,这就导致在报考岗位过程中,考生对于那种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的岗位趋之若鹜。
考生们给自己的计划很好,先上岸,再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想着通过曲线的方式让自己最终得到满意的岗位。可现实是骨感的,一是遴选考试机会少且难度大,选调考试不像国考和省考这样,在固定周期内组织考试,遴选考试完全是没有规律的,且招考单位也不固定,招考要求门槛也高,比如大多数的遴选岗位要求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同时有些遴选岗位还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并且要有原单位的工作经验证明。二是调动难度大,不要说跨省、跨市、跨县调动了,目前就连跨单位调动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一些岗位在你入职之后会添加“最低服务年限”,要知道服务年限内是不能调动和参加遴选考试的。
所以说,报考岗位不能只看报考人数的多少来确定报考岗位,更多的是直接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既要争取一步上岸,也要争取一步到位。
一、“宁缺毋滥”原则:选适合自己的“好”岗位,不选好考的“坏”岗位
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首先要明确对于自己来说岗位“好”与“坏”的标准,此处的“好”与“坏”不是对岗位本身客观的评价,而是考生根据自身作出的主观评价,要知道一个岗位的真实好坏只有我们到岗工作以后才知道,况且即使你选择了表面所谓“好”的工作,现实工作过程中,你永远觉的自己的岗位好苦,别人的岗位好棒。
如果没有自己合适的岗位,最终只能报考哪些不理想的自己的岗位,幺幺君建议,把这次考试当做一次逼真的模拟考试。一旦顺利进入面试环节,恭喜你,你已经拥有公务员考试上岸的能力了,即使再战下一次考试也没问题。但是如果选择了“坏”的岗位,那上岸后遇到的各种问题会让你一直烦恼。
二、“公考回家”原则:考家乡的岗位是个明智的选择
考生们拿到岗位表时,第一步就是筛选,筛选条件首先是专业要求。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建议在筛选专业之前,一定要先按地区筛选,在自己家乡的岗位中进行筛选。而且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原则,就是岗位离家越近越好。
一位朋友,毕业后为了考试顺利上岸,国考报考了离家乡400公里的一个市里的岗位,起初很开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自己在那座城市总感觉是个外地人,找男朋友最终选择了家乡的人,但由于距离太远了,婚期只能一直拖。就这样陆陆续续差不多经历了五年,通过各种努力,最终才通过调动回到家乡。
考公务员的确是为了服务人民,但工作以外的时间,你不仅属于你自己,也属于你的爱人和你的孩子,更属于你的父母,我们为我们自己努力考公务员,也是为他们在努力!
三、“百分之三”原则:富贵险中求
报名时岗位报了多少人才算真正的考试难度大呢?幺幺君通过对多年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最终成绩的分析,得出了“百分之三”原则来帮助大家判断大多数岗位的难易程度,辅助大家报考,接下来介绍该原则里的几个参数。
①弃考率为30%:2020年国考报名总人数约140万人,最终超过47万人弃考,弃考比例约30%,分析历年的弃考数据,包括大多数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政府购买岗位考试,最终弃考比例也接近于30%这个比例。
②复习率为10%:所谓复习率就是那些的确花费时间去准备考试的考生,但是注意一点,复习了不代表复习好了。复习率是幺幺君通过每次国考和省考报名后参加某机构app模考后(该机构模考最终的模拟成绩与最终考试结果最为接近),查看并分析最终参加模考人数得出的数据。模考分为上午的行测模考和下午申论模考,参加了行测模考的考生中最后也只有一部分参加之后的申论模考,复习率具体是分析参加行测模考的考生得出。以幺幺君2018年国考为例,报考岗位最终报名人数为888人,而报名之后、考试之前的四次模考中,平均参加行测模考的考生约10人。所以说报名的人里用心复习能够坚持到考前的其实就是这10%的考生。这个比例在幺幺君历次省考和国考考试中均应验。
③实力竞争率为5%:上文幺幺君提到,参加了行测模考的考生只有一部分坚持到下午的申论模考,还是以上文中幺幺君的国考模考数据为例,四次模考最终完整参加完模拟考试的考生平均只有4人,约占报考人数的5%。这5%的考生可以说是真正复习认真,对于考试来说真正有竞争压力的对手。
④实力派率为3%:幺幺君每次模考都拿第一,但是最终考试的平均分和第一名的成绩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平均分数一下的考生对第一名来说压力其实很小。顺利完成考试的人不代表实力一定强,平均分以下的考生对于第一名来说压力不大,但是平均分以上的考生就是第一名考试真正的对手了,所以我们取实力竞争率为5%的考生中的一半的考生为的确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也就是2.5%的考生为真正的实力派选手,保守一些我们把实力派率定为3%。
如果你的岗位有500人报考,其中约15人是你最终考试真正的对手。参考幺幺君的“百分之三”原则,结合考生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对报考岗位的报考人数进行一个估算,就可以帮助考生简单地判断出所选岗位的考试难度。
(编辑:铁岭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常识
下一篇:为什么公务员考试又“热”了?